上海二手房市场惊现“次新困局”:真正该升级的不是房子利好优配,而是房东脑子!
最近上海中介圈疯传一组诡异数据:内环次新房平均成交周期97天,外环老破小仅需59天。更魔幻的是,某网红板块精装次新挂牌价比同地段老房高42%,但带看量反而低23%。这哪里是市场选择?分明是房东集体陷入三大认知误区!
【误区一:把“次新”当免死金牌】浦东某2018年小区业主陈姐的遭遇堪称经典:仗着全屋智能家居和开发商精装,硬把挂牌价定得比隔壁2010年小区高1.2万/㎡。结果三个月无人问津,中介偷偷带客户看完她家,转头成交了隔壁同户型——就因为总价便宜138万。装修溢价超过20%就是自杀,这是2024年上海楼市的铁律。
静安某金牌中介老张捅破窗户纸:“现在买家进次新房,第一反应是算拆旧成本。您那50万装的轻奢风,在别人眼里可能就是20万的拆除费。”更狠的是,某杨浦房东把开发商交付的“精装房”按毛坯价挂牌,反而三天成交——买家直言:“省了砸墙钱,正好装我要的侘寂风。”
【误区二:错把带看量当购买力】徐汇滨江某豪宅的剧本更精彩:3月小阳春日均8组带看,房东王先生飘到临时加价200万。结果4月带看量断崖式跌至每周1组,5月直接挂零。中介私下透露:当时80%看房人都是周边中介带着新房客户来“开眼界”的利好优配,真正目标是把12万/㎡的次新和18万/㎡的新盘对比。
虹口某门店店长算过一笔账:带看10次老破小能成交1单,带看30次次新才可能成交1单。所以现在中介圈流行“对比杀”:先带客户看两套次新,再推老破小,成交率暴涨3倍。更骚的操作是,闵行有中介专门组“次新观光团”,每人收200元看房费,反而月入5万——这年头,房东以为自己在卖房,其实早成了别人的教学道具。
【策略破局:会降价不如会改价】黄浦李女士的破局之道值得抄作业:1180万的挂牌价纹丝不动,但把27万的进口按摩浴缸标价1元赠送,把开发商送的指纹锁写成“价值8800元安保系统”。看似没降价,但买家心理账户里白捡28万,最终1150万顺利成交。
更绝的是浦东周先生的“拆骨法”:把房子拆解成“毛坯价+装修残值+学区溢价”,在链家挂698万市场价,却在其他平台拆卖:毛坯房588万+20万卖定制柜+90万转手学区名额。结果毛坯房三天成交,净赚10万——买家省了拆旧费,卖家多赚了溢价,中介惊掉下巴。
【中介暗战:你以为的帮手,可能是对手】现在上海中介圈流行两套话术:对买家说“次新马上要涨”,对房东说“次新不如老破小好卖”。某头部平台内部培训视频流出:要求经纪人用“次新税”话术打压房东——“您这房比老破小多缴18万增值税,买家凭什么买单?”
但真正的高手在民间。松江周老板自创“次新猎杀局”:联合5个次新房东集体挂高价,反手猛推同板块老破小,一个月吃掉整个区域78%成交量。“就是要让次新成炮灰,老破小才有涨价空间”——看看这商业头脑,某些房东该跪下叫师父。
【终极预言:次新困局年底前必被打破】奉贤某开发商销售总监酒后吐真言:今年拍出的地王项目,交付时装修标准比现在次新房高3个档次,但限价只涨了8%。这意味着2025年交付的新盘,将直接把当下次新房打成“简装老破大”。
虹桥枢纽旁的张江房东们已开始行动:集体出资请设计师做“爆改方案包”,客户买二手房免费送改造设计。更有甚者,宝山某次新盘业主众筹500万,把小区外立面升级成铝板幕墙——这哪是卖房?这是用新房标准吊打竞品!
【写在最后】上海次新房东正在经历最残酷的市场教育:当产品力优势被新房碾压、价格优势被老破小击穿时,真正的胜负手早已不是房子本身。那些懂得“用老破小心态卖次新”的人,正在偷偷吃掉市场红利。记住:2024年的二手房战场,不会降价是蠢,只会降价是傻,把降价玩成艺术才是王者。
东兴资本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